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竇鐵成同志簡介

| 劉慧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竇鐵成同志簡介

竇鐵成 男,中鐵一局電務公司第十工程公司高級技師,1956年11月出生,1986年5月入黨,初中文化。

竇鐵成同志是從一名初級電力工成長為精通各類電力技術的高級技師,被稱為“專家型技術工人”、“工人教授”。30年來,他一直在生產第一線從事變配電安裝工作,先后參加了京山、京秦、京九等十幾條國家重點鐵路工程和京珠、泰贛等高速公路建設。他負責安裝的變配電所38個,全部一次送電成功,組織實施重大設計變更6項,解決技術難題52個,排除送變電故障310次,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和節(jié)約價值1300余萬元。竇鐵成他刻苦鉆研,勤奮學習,寫下學習筆記60多本100余萬字,主持編寫《牽引變電所施工工藝匯編》,成為公司第一部標準規(guī)范的接觸網匯編集。竇鐵成他為事業(yè)甘于奉獻,無怨無悔,結婚30年,與愛人相守的時間不到3年。

竇鐵成同志2007年被評為陜西省高級技能人才,200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11年榮獲中華技能大獎。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頒獎詞

疫情中志愿服務、守護醫(yī)護的快遞員汪勇

王寧:在湖北抗疫最緊張的時期,那些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他們有不少的后顧之憂亟待解決,交通往返、一日三餐、物資補充等等,為了解決他們的困難,有一個普通人,他幾乎做到了無所不能。

頒獎詞:

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tǒng)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人物事跡:

2020年農歷大年三十,湖北市民汪勇在一個志愿者群里看到一條信息,因為湖北全城公交停運,醫(yī)護人員上下班交通成了問題,在群里詢問有沒有志愿者能幫忙接送,但是一直沒人回應,汪勇決定前去幫忙。

汪勇是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自認身體不錯,還有六個KN95口罩,這些讓他覺得自己當志愿者不會有太大風險,但醫(yī)護人員真的上車后,還是讓他感到了擔心。

汪勇家中有父母需要照顧,女兒只有兩歲,每月的房貸車貸全靠自己的工資和疫情前工余時間跑網約車才能還清。萬一自己感染,他更擔心的是家人。

第二天,汪勇從凌晨5點開始,義務接送60多名醫(yī)護人員,一直到第三天凌晨1點。后來,馳援湖北的醫(yī)生越來越多,汪勇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他開始招募志愿者,車隊人數(shù)迅速擴展到30人,出行需求解決之后,汪勇又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醫(yī)院需要防疫裝備,醫(yī)護人員的一日三餐也需要保障。于是,汪勇發(fā)出求助信息,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為醫(yī)護人員解決困難,很多各自為戰(zhàn)的志愿者找到了汪勇。

為了讓醫(yī)護人員隨時吃上免費的熱飯,汪勇發(fā)動志愿者尋找便利店、餐館、酒店,他一個個去談。后來,汪勇他們的服務范圍越來越廣,組的局也越來越大,對接行業(yè)協(xié)會組織三千人次的理發(fā),找到公司談判,在醫(yī)院周邊投放共享單車和電動車,解決醫(yī)護人員短程通勤問題,他甚至和政府部門協(xié)商讓一家被臨時停產的快餐生產企業(yè)迅速復工,為醫(yī)護人員和志愿者繼續(xù)提供餐飲服務。而完成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快遞員汪勇靠的只有坦誠相見和持之以恒。

醫(yī)護人員和志愿者每一個細密的需求,汪勇都可以察覺,也都能夠解決。從幾千套羽絨背心、洗漱用品、秋衣內衣到在封城的湖北幾乎當天修好手機、眼鏡、汽車,汪勇甚至為醫(yī)護人員開發(fā)了一些需求,譬如送書送零食,假日時送花,微信群里組織紅包雨。

集結起一群素不相識的同伴,搭建起一條溫暖的后勤服務保障線,從1月25日到4月8日,志愿者汪勇每天只睡4個小時,他每天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安心上班交給我來解決。

《感動中國》觀后感

伴隨著寢室、操場、過道的燈亮起,一聲聲口哨傳來,又是一個草原的早晨來臨了。

學生們都穿戴好有序地洗漱著;廚房里,帶著口罩的大叔正攪動著大鍋里的粥;畫面切換,大叔已拿著口哨在操場上指揮學生們做早操了。這位大叔就是,胡忠。

戴著一副無框眼鏡,個子不高的他已鬢角微白,卻還有著中氣十足的聲音,“老師,在哪里不是教書?不是育人?”樸實的語言卻傳達著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這樣的氣魄才是為人師的表率。

短片進行到一半,他突然出發(fā)趕往一個地方,學生細心地為他圍好圍巾,他們知道他們又將多一位新成員。學校里共有143名學生,竟都是孤兒,在這樣一座簡陋卻溫暖的學校里生活著。墻上貼著每個孩子的照片,正中間寫著“我們是一家人”,只這樣最簡單的一句話,卻最讓我感動。如果沒有胡忠為這些孩子搭建這么一個學校,給他們一個家,那么此時,他們又該在哪里挨餓受凍,在哪里流浪?

已長達12年之久,擔任這座學校的校長,胡忠卻還是只是志愿者的身份,領著只要300元的收入養(yǎng)活了這一百多個孩子,也許正是這一百多個孩子給了他們支持下去的信心。他接回了一個小男孩,剛一回到學校還來不及抖落身上的風雪,就忙著給小男孩洗了個澡,給他穿上了自己的毛衣,還拿出一瓶別人送的護膚霜,滿滿的一看就知道沒擦過幾次。我甚至可以想象這一百多個孩子都曾被他這樣溫暖的父愛所包圍,在饑寒交迫的時候,是他伸出了溫暖而寬大的手掌。

來到草原,帶著妻子兒女,最放心不下的是在城里相依為命的母親和外婆,她們卻用一句“滿足”來更加堅定他的選擇。讓女兒拋棄城里的生活,來到草原,是為了讓她親眼見到父母是怎樣做人,讓她得到更好的教育;丟下年邁的親人,是為了當更好地父母,當這一百多個孤兒的父母。

是他們,謝曉君和胡忠,正因為他們心中的愛和信念,他們才成為草原上的并蒂雪蓮。在物質繁盛的當今社會,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精神無敵。

他們追隨著白方禮的步伐,那位用自己血汗錢向我們訴說著慈善沒有門檻的真道理的老人,和義使巴郎相牽著手,向我們訴說著摯愛永恒。

我相信,又有了這許許多多的白方禮們,即使風雪離你很近,寒冷也會離你很遠。


3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