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吧,既然這樣,那么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碇旃鈦唫€人經典事跡,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精選篇1)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核物理學家。生于湖北宜昌,籍貫湖北漢陽。1945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1949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解放軍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高級顧問,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北京大學、東北人民大學(現(xiàn)吉林大學)教授,核武器研究所(院)副所(院)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總裝備部科技委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全國副主席等。
朱光亞早期主要從事核物理、原子能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負責并組織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究、設計、制造與試驗工作,參與領導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的制訂與實施、國防科學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組織領導了禁核試條件下中國核武器技術持續(xù)發(fā)展研究、軍備控制研究及我軍武器裝備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等工作,為中國核科技事業(yè)和國防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精選篇2)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這年年底,本可以在美國繼續(xù)享受優(yōu)渥物質生活的朱光亞響應祖國的號召,拒絕了美國經濟合作總署的資助,毅然決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在回國之前,朱光亞還發(fā)表了一封充滿了愛國熱血的《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信中,他慷慨陳詞:“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著我們!”號召廣大留學生一起響應祖國的召喚,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中。
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精選篇3)
1952年朝鮮板門店談判,朱光亞是志愿軍停戰(zhàn)代表團秘書處的一名翻譯。當談判陷入僵持,雙方均保持沉默。美國人一支接一支吸香煙、一口接一口吐煙圈。來而不往非禮也,朱光亞也學會了抽煙和吐煙圈。
這,不啻為一種雙方心理戰(zhàn)的抗衡。然而,美方代表經常以核武器要挾,卻讓朱光亞如芒刺背:年輕的共和國要想真正獨立,不受人欺侮,必須擁有強大的現(xiàn)代化國防!
1950年,朱光亞回國不久,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他的專著《原子能和原子武器》。這本小冊子,售價舊幣2000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人民幣兩角錢?! ≥p飄飄的一本書,寄托著朱光亞的核彈夢。
30多年后,有人問朱光亞:“當年研制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時,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朱光亞未假思索就回答:“沒有資料,幾乎沒有任何參考資料。”
一次,有人送來一封信和一張圖紙。信中大意是,某國上層人士一次聚會時,該國一名紳士拿出一張圖紙,聲稱是原子彈的原理結構圖,然后很神秘地迅速將圖紙收了起來。有人事后憑記憶畫出了這張圖,傳送回國。
朱光亞一瞄這張圖,沒有說話,呵呵一笑,然后走開了。他一眼看出,此圖毫無價值,連示意圖都算不上,只是一張?zhí)搹埪晞莸男麄鳟?
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精選篇4)
去東北人民大學就職時,朱光亞他剛從朝鮮回來不久,當時負責去火車站接他的人回憶說,朱光亞“穿著一身志愿軍的黃色軍服,腳上穿著黃色軍靴”。
幾年后,已經調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的朱光亞仍然穿著去朝鮮時發(fā)的軍大衣。秘書好奇地問起來,朱光亞說:“我曾經是志愿軍的一員,參加過停戰(zhàn)談判,當過英文翻譯,在談判桌前面對面跟美國佬較量過?!笔嗄旰螅┲患笠?,面對同樣的問題,他仍然興致勃勃地這么解釋。
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精選篇5)
1945年8月6日和8日,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原子彈,核武器的巨大威力讓世界各國對掌握原子彈研制技術以增強國防軍事力量都十分重視。經與專家商議,國民政府決定派出吳大猷、曾昭掄、華羅庚3位教授和5位優(yōu)秀青年學生到美國學習制造原子彈的技術,朱光亞正是其中之一。
到了美國,一行人才發(fā)現(xiàn),美國當局根本不會向其他任何國家開放原子彈的研制技術。但朱光亞仍然希望學習核物理知識和先進技術,為中國的核事業(yè)發(fā)展積蓄知識力量。于是,他輾轉到密歇根大學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他鉚足了勁,盡可能地吸收更多的知識和智慧。
朱光亞在密歇根大學攻讀博士的四年中,正是中國大地上兩種力量、兩種前途決戰(zhàn)的年代。他時刻關注著祖國的變化。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他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并拿到留校任教和研究的機會。得知新中國成立后,朱光亞迫切地想要回到祖國,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號召留美的中國青年回到祖國,用所學的本事,建設自己的國家。他的倡議得到了52名準備近期回國的留學生的支持,他們都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封信發(fā)表在紐約《留美學生通訊》第三卷第八期上,信中說:
同學們:
是我們回國參加祖國建設工作的時候了。祖國的建設急迫地需要我們!人民政府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大聲召喚我們,北京電臺也發(fā)出了號召同學回國的呼聲。人民政府在歡迎和招待回國的留學生。同學們,祖國的父老們對我們寄托了無限的希望,我們還有什么猶豫呢?還有什么可以遲疑的呢?我們還在這里彷徨什么?同學們,我們都是中國長大的,我們受了20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種過一粒米,不曾挖過一塊煤。我們都是靠千千萬萬終日勞動的中國工農大眾的血汗供養(yǎng)長大的?,F(xiàn)在他們渴望我們,我們還不該趕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長,獻給祖國的人民嗎?是的,我們該趕快回去了。
......
同學們,聽吧!祖國在向我們召喚,四萬萬五千萬的父老兄弟在向我們召喚,五千年的光輝在向我們召喚,我們的人民政府在向我們召喚!回去吧!讓我們回去把我們的血汗灑在祖國的土地上灌溉出燦爛的花朵。我們中國是要出頭的,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回去吧,趕快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著我們!
朱光亞熱血澎湃的號召,讓許多中國留學生同樣熱血激昂,下定決心,回國報效。同年,朱光亞克服重重困難,回到祖國。他先到北京大學任物理學副教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又被調到東北人民大學。1953年,29歲的朱光亞被選中擔任朝鮮戰(zhàn)爭和談的中方翻譯,不久,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朝鮮回國后,他又全力以赴振興吉林大學(由東北人民大學改名)物理系。
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精選篇6)
朱光亞長期隱姓埋名獻身國防建設,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后,人們才逐漸了解他的重要作用和貢獻。他不愿接受媒體采訪,撰寫的回顧文章只說別人所作貢獻,從來不提自己。
1996年,他將獲得的“何梁何利杰出成就獎”的百萬港幣獎金,悉數(shù)捐給中國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
在“兩彈”研制期間,朱光亞非常善于團結科學家群體集智攻關。他既注重發(fā)揮好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等老科學家的指導作用,又注重發(fā)揮好鄧稼先、陳能寬、龍文光、周光召、于敏等研究室主任的骨干作用,承上啟下,知人善任,組織協(xié)調,明確分工,讓每個人能夠各司其職、盡展所長。
朱光亞在東北人民大學和北大教過的學生大部分成長為我國核事業(yè)的骨干,其中6位當選兩院院士。朱光亞對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長不遺余力。在擔任中國科協(xié)主席期間,指導創(chuàng)辦青年學術年會和青年科學家論壇,完善了青年科技獎制度,使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得到展示才華的機會,成長為我國科技事業(yè)的中堅力量。
朱光亞個人經典事跡(精選篇7)
在西南聯(lián)大理學院學習期間,朱光亞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和熏陶。1946年9月,物理學家吳大猷推薦朱光亞和李政道赴美留學,攻讀核物理學專業(y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朱光亞牽頭組織起草《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回去吧,趕快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我們!”
此后,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第一次核航彈空投爆炸試驗……朱光亞全程參與組織領導。晚年時,他評價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為中國研究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