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葉嘉瑩優(yōu)秀事跡材料五篇
有一種溫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做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動,這就是《感動中國》。那么關(guān)于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的事跡大家都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母袆又袊~嘉瑩優(yōu)秀事跡材料最新五篇,歡迎大家查閱!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跡范文1
葉嘉瑩生于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yè)于輔仁大學國文系,曾任臺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國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
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5年10月18日,阿爾伯塔大學授予葉嘉瑩榮譽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文學榮譽博士,2016年3月21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葉嘉瑩獲得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2018年4月,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名單,榮獲2018年度最美教師稱號,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候選人,2019年9月,獲南開大學教育教學終身成就獎。
這滿目的榮譽和成就,象征著的是葉嘉瑩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與成長,然而這成長的背后,并非一帆風順,而是荊棘滿叢,充滿痛苦的,每次生活剛開始出現(xiàn)一點陽光,立馬又是一陣狂風暴雨,把所有的希望都一掃而空。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一格充滿詩書氣息的大家庭里,給一個家?guī)砹藷o盡的歡樂,尤其是她的伯父,伯父因為痛失了女兒,葉嘉瑩的到來給他帶了新的生活氣息,所以從小就把葉嘉瑩當作親生女兒看待。
葉家是葉赫那拉的后代,和納蘭性德、席慕蓉同宗,或許從根源上就和詩書有著難以割斷的淵源,葉家不僅是名門,還是舊學底子深厚的詩書世家。
從葉嘉瑩的外曾祖母開始,個個都是詩詞愛好者,外曾祖母的晚年還以自己的“仲山”名號自刻了一本詩集,集名《仲山氏吟草》,知書達理的父親母親,吟誦成性的伯父,還有善良質(zhì)樸的姨母,連伯母都拿著《唐詩三百首》用心教她。在這些人的環(huán)繞中快樂成長的葉嘉瑩,一出生,就被詩情浸染不停。
在眾多優(yōu)秀的人的精心培養(yǎng)下,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大庭院里成長,葉嘉瑩的童年可謂是過得充實又美滿,因為從小家里人就培養(yǎng)了她的閱讀習慣,所以葉嘉瑩對詩書的愛從小就被建立起來了,家人都喜歡詩歌,葉嘉瑩在這種美好的氣氛下成長,漸漸地,詩發(fā)出來的光也照進了葉嘉瑩的心。
因為年幼,對很多人和事沒有深刻的體會,所以葉嘉瑩的詩是從她家的大庭院中的景物中得來的,她家的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黑底金子的匾額,寫著“進士第”三個大字,由此可見,葉家是一個家底深厚的大戶人家,既是大戶人家,又是書香世家,庭院里的美自然能夠充斥葉嘉瑩的整個童年了。
等到葉嘉瑩從家庭教育中脫離出來,進入了正式教育時,她已經(jīng)是一個滿腹詩書的大才女了,在中學的學校了也是人群中的焦點,成績也是名列前茅,屬于學霸級人物,高中結(jié)束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鋪仁大學國文系,從此一生便和國文成為了一體。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跡范文2
葉嘉瑩為她一生獲得的學者、教師和詩人等眾多名號排了個序,說大半生的時間都用于教學了,所以首先是教師,其他的都排在這后面。
“我天生來就是一個教書的。”葉嘉瑩說。從1945年大學畢業(yè)至今,她在講臺后站了整整70年。
初回南開,葉嘉瑩白天講詩,晚上講詞,堂下座無虛席。她寫下了“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癡”的句子。
詩詞幾乎是葉嘉瑩生活的全部,尤其現(xiàn)在當她孑然一身邁入老年,給年輕人講課成了她最愿意做的事。只要有人邀請,她都欣然前往。30多年來,她曾經(jīng)應(yīng)邀到國內(nèi)幾十所大學講學,舉行古典詩詞演講有數(shù)百場之多。
“我一直在教書,這是情不自已?!彼f,“這么好的東西怎么能不講給年輕人知道?你不能講給青年人知道,你不但是對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對不起古人?!?/p>
當被問及,為何在如此高齡,還要堅持推廣普及古詩的吟誦時,葉先生這樣說:“因為我覺得我對不起年輕人。以前我上課大多是在講批評啊講欣賞啊,但是我沒有教吟誦。近代之后,吟誦被認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漸不被提倡。離開臺灣后,我覺得吟誦要是斷絕了真的可惜。不留下正統(tǒng)的吟誦,我覺得對不起下一代的學生?!?/p>
古典詩詞該用什么方式來傳承?這是個討論了很久的議題。
葉嘉瑩的答案之一是吟誦,古人講究“吟而成文”,中國古詩詞由吟誦而始:
“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出自《周禮》,樂語是古代貴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從周朝開始,我們的學習就是伴隨著吟誦開始的。吟誦是學習古典詩詞的重要法門,它所帶來的興發(fā)感動的體會,是深入理解古詩詞的基礎(chǔ)?!?/p>
在國外生活了許多年的葉嘉瑩強調(diào):只有中國有吟誦,其他國家的文學沒有。英文詩有朗誦、朗讀,也有輕重的讀音,但是沒有我們這樣拿著調(diào)子的吟誦。所以他們把吟誦翻譯成chanting,這樣翻譯并不準確,因為chanting 其實是佛教做法事時的念誦,與詩歌的吟誦不同。
她對于吟誦非?!皥?zhí)著”,在《掬水月在手》里,能看到許多的吟誦鏡頭。葉嘉瑩覺得,吟誦是“復活”詩人生命的手法,要讀懂詞人,就是要進入對方的語境中,過別人的人生。
當詩詞加上韻律聲調(diào),不僅更好記憶,也離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近一步了。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跡范文3
葉嘉瑩1923年生于北京察院胡同,1948年跟隨身為國民黨軍官的丈夫遷往臺灣。最初她任教于臺灣彰化女中,之后受臺靜農(nóng)先生賞識,1954年至1969年先后被聘于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69年,葉嘉瑩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2013年她回到祖國定居,并受邀在天津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離家?guī)兹f里,思鄉(xiāng)情在無時已;一朝天外賦歸來,眼流涕淚心狂喜?!边@是1974年,葉先生申請回國探親,寫下洋洋灑灑近2000字的《祖國行長歌》中的長詞節(jié)選。在陳傳興看來,葉先生對祖國的深情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道義和使命感,是最打動他的。
“上世紀80年代初,沒回國定居前,她都是自費往來于祖國和加拿大之間,為大陸的公眾講授詩詞、傳授吟誦的方法,2019年她向執(zhí)教的南開大學捐贈1700余萬元的個人版稅和稿酬,成立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shè)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研究,我覺得是時候,把葉先生的故事、把她的精神世界,通過影像語言,講給觀眾聽?!痹娫~、家國、血緣,在葉嘉瑩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織,陳傳興希望用影像語言,把自己和葉嘉瑩先生同樣從中國詩詞文化中獲取的人生滋養(yǎng),分享和傳遞給更多的兩岸觀眾。
在電影中,陳傳興也完成了一次大膽的實驗:“我們有沒有可能找到一種中國自己的電影美學敘述方式?”
敦煌壁畫、晉祠、五臺山佛光寺……長短句、慢詞、小令,2個小時的電影中,陳傳興試圖用最中國的元素,寫意悠緩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觀眾講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脈絡(luò)以及各種文化元素之間的聯(lián)結(jié)。
陳傳興說,他相信在詩的國度里,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謂語言、文化、國家、時間的隔閡,同時通過詩詞,為兩岸民眾打開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門。
遺憾于在臺灣,已經(jīng)鮮有年輕人知道葉嘉瑩先生、熱愛古典詩詞。拍攝《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實際也是在了陳傳興他自己的一個心愿,作為一名藝術(shù)工作者的社會使命。
隨著《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公映,陳傳興“詩人三部曲”終曲。談到為何要耗費10年的時間,以漫長的生命時光,去探尋詩人的精神世界?陳傳興給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詩人的人生,想表達和述說的,其實是中國文化在經(jīng)歷不同歷史時期中,一直在保留的核心精神?!?/p>
用10年的時間,專注拍攝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傳統(tǒng)派詩人,好似有陳傳興沒有明說的私心。他希望用詩歌重要的黏合劑,把中華文化和歷史以及整個華語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跡范文4
由陳傳興執(zhí)導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自2020年10月16日上映以來,排片率最高時也不足1%,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日均票房徘徊在五位數(shù)左右,也就是說,這些城市日均觀看這部電影的總?cè)藬?shù)僅千余人。截至11月6日,累計票房突破600萬,比起同期熱映首兩日票房就破億的《我和我的家鄉(xiāng)》《金剛川》,這樣的票房成績顯得微不足道。但對一部極其小眾的紀錄電影而言,這又無疑是一個值得矚目的可喜成績。根據(jù)貓眼電影的購票評分榜數(shù)據(jù)顯示,《掬》片以9.4的評分始終占據(jù)評分榜的前列,也正由于這樣的口碑,《掬》片有了盡可能多的排片周期。
這是作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的導演陳傳興,在繼執(zhí)導詩人鄭愁予紀錄電影《如霧起時》、詩人周夢蝶紀錄電影《化城再來人》后,“詩的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電影記敘了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的生平,既看到了這位女君子磅礴的生命歷程,也看到了她澄明的心靈建樹。電影從籌備、拍攝到上映歷時三年有余,輾轉(zhuǎn)亞洲、北美洲,足跡遍及海內(nèi)外十余座城市。比起漫長的攝制期和巨大的素材量,影片的最終呈現(xiàn)又極其節(jié)制和簡樸,多處選擇了無聲勝有聲的留白,不得不說這是電影向詩的一次回歸和靠攏,也是沒有矯揉造作的一次紀錄。盡管有很多評論聲音將焦點聚集在片中葉先生所闡述的“弱德之美”上,賦予影作以中心思想,但從更寬廣的視境中去忖度電影本身,對觀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生命的淬純——這其中自然包含了作為“弱者”的人類,需要承受、堅持、完成自我的過程,但又不止于此。
不是所有人都可生平壯闊,于苦難中成就生命的光輝;也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中都可將身外事“輕而化之”,守護心燈。葉先生的做到,在于她把生命的外延銜接到不朽的古詩詞上,所以在片尾,我們看到八十余歲回到原鄉(xiāng)尋找葉赫水的葉先生竟然并無耄耋老態(tài),只有一個普通尋根人對飄零人生要找到物理棲息地的深情寄望。只是一眼望去,再也尋不到族群的蹤跡。葉先生回想起上一次踏足,吟誦起《詩經(jīng)·王風》篇中的“彼黍離離”,最痛是那一句:“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是對生命的追問,也是從詩意到現(xiàn)實人生的比興。
客觀地說,這是一部“難于看懂”的電影。所謂難不是因為晦澀,而是因為“電影詩”的風格,對觀影者的文學積淀有很高的門檻要求。片中多次出現(xiàn)了呢喃般的影音,葉先生如游吟詩人般對格律的吟誦,唐詩,宋畫……敘事整體看似在時間線上從人物幼時講起,但又總是以詩詞間隔——這當中有古詩,也有新詩,有已亡人的舊篇,也有葉先生的自創(chuàng)。這種材料組織方式讓影片的空間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領(lǐng)會的難度。前一段還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瑣碎事,后一段卻是意味深長的言此及彼。沒有解說詞的紀錄片,很像沒有腳注的文章,如自心不能沉浸和共情,且對文中所引有通曉了解,看一遍很難完全明了。這是對觀者的挑戰(zhàn),也是其作為文學紀錄電影的魅力之所在。
大門、脈房、內(nèi)院、庭院、西廂房……這是葉先生記憶中幼時住過的家園——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落構(gòu)成,她的自敘就是從記憶中的房門所打開的。而這也一一對應(yīng)了她從童年到老年的人生歷程。那個“夢中常憶,青蓋亭亭”的精神家園早已不復,留在身后的是一世磊落功與名??山o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眼前這位華發(fā)學者,而是當年那個出生在夏荷花期的“小荷子”,她令人無盡遐想和揣摩。出生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親歷家園淪陷、餓殍遍野,18歲痛失愛母,無愛的婚姻,苛重的家養(yǎng),無依的海外飄零,中年喪女之殤……除去滿腹才學和矚目成就,這些大概構(gòu)成了葉先生人生的主要事件,足以證明“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不是妄言。但如果只是驚呼葉先生面對諸種遭遇的剛健不息,恐怕又有些余味不足。
在云淡風輕回望坎坷身世的葉先生身上,最可貴和最耀眼的精神,是她求學時的恩師顧隨先生所書就的那句:“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它有如雪萊在《西風頌》中擲地有聲的宣言:“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作為知識分子笑對不可控、不可逆悲劇時共有的人文精神。
這不是一部標榜與贊美為傳揚中國古詩詞文化做出杰出貢獻的葉先生的傳記片,而是一首電影詩——以葉嘉瑩的人生軌跡為藍本,用聲畫為媒,所作的電影詩。和無數(shù)的璀璨詩篇一樣,它永遠無法一時間盡悟,但是每每捧卷,都是一次新的生命淬煉。這也是一位中國女性,普通又不普通的一生。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跡范文5
1948年,葉嘉瑩南下結(jié)婚,不久跟隨在國民黨軍隊里工作的丈夫去了臺灣。她未能像老師所期盼的那樣,“別有開發(fā),能自建樹,成為南岳下之馬祖,而非孔門之曾參”。反而在歷史的江河中,“隨命運撥弄和拋置”。
抵達臺灣的第二年,丈夫因為“白色恐怖”入獄近4年,葉嘉瑩帶著吃奶的女兒一度被捕和接受審訊。她和女兒睡過親戚家的走廊,住過“房子沒有頂棚,屋頂上可以看見木頭梁柱”的宿舍。
丈夫失去了工作,她靠在中學教書的收入養(yǎng)活全家。一次課堂,講到《淝水之戰(zhàn)》里苻堅的云母車。下課后,她搭公共汽車回家,等車時,由“云母車”想到李商隱的詩:“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苯?jīng)歷了患難,她和詩人有了心靈上的共鳴,體會那種孤獨、寂寞和悲哀。
回到家,她又是那個擦地板,架著竹籠在炭火上為女兒烘烤尿片的人。家里地方促狹,她在走廊邊的一個小桌子上備課,椅子一半在屋里,一半在走廊。
丈夫性情變得更加暴戾。晚上,她夢見過自己和兩個女兒被丈夫打,陷入遍體鱗傷的彌留境地,夢到母親要接自己回家,困在一片蘆葦蕩里找不到路。
因為悲觀的心境,她那段時間喜歡讀王國維提到的極為悲觀的詞。這也是她講授詩詞的特點——無論講詩詞還是寫論文,都是有自己真的感受、真的體會才會寫出來,講出來。
她想過,一個人真的絕望了,哪種自殺的形式最好呢?有人問她,為什么不選擇離婚?她答:我是舊的女子,我還有我的父親,兩個女兒。
“后來我諒解了他,是想到王安石的一首詩《擬寒山拾得》?!彼涀〉呐c原詩有出入,但她更喜歡自己記住的詩句:風吹瓦墜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造眾業(yè),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葉嘉瑩從不向旁人透露自己的不幸,外表平和。回憶起葉嘉瑩,臺灣詩人痖弦想起兩件事:一件是在臺北遠東電影院看電影,他看見相隔不遠的走廊上站著一位女子,身穿米黃色風衣,圍著淡咖啡色絲巾,衣著合身,清雅脫俗,對周圍亂糟糟的人群視而不見似的,如“空谷幽蘭”,神情則“意暖神寒”。幾十年后他才向葉嘉瑩本人確認,那晚在電影院看見的女子就是她。
另一件,是葉嘉瑩曾讓臺灣的新詩人和舊詩人能夠破除隔閡,“坐在一起吃粽子了”。
當時,臺灣文壇新詩人推崇西方的句法顛倒、意象晦澀的作品,舊詩人認為這些晦澀不同的詩句是故作高深。雙方打起了筆仗,甚至“端午節(jié)不肯紀念同一個屈原”。
葉嘉瑩在文章里,有意解釋新舊詩人的困惑。她認為,杜甫的《秋興八首》的一個特色就是句法的顛倒,“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她解釋了顛倒的妙處?!靶蜗蟮奶邮强梢缘模Z法的顛倒也是可以的”,所寫的內(nèi)容表達得好壞不取決于形式,而是感情是否真摯。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外的學者到臺灣后,聽葉嘉瑩的課,邀請她赴美國密歇根大學講學。哈佛大學遠東系的海陶瑋教授正在研究陶淵明,也邀請她到哈佛。
“去加拿大不是我的選擇,去美國也不是,結(jié)婚也不是。”葉嘉瑩說,“但是我先生因為被關(guān)了那么多年,幸而放出來了,他離開了海軍,沒有找到工作。他不想在臺灣待了,看到我有機會出去,就堅持讓我把孩子先帶出去,他也就能出去了。”
鏡頭前,葉嘉瑩平靜地回憶著過往。母親在她17歲那年離世。她寫《哭母詩八首》,至今都“清楚地記得母親棺殮時,釘子釘在棺材上的那種聲音”。漂泊北美時喪父。講了那么多關(guān)于愛情的詩詞,自己卻從未經(jīng)歷過愛情,婚姻里她遭受丈夫的咆哮凌辱。
紀錄片拍攝持續(xù)了3年。陳傳興覺得,自己拍攝了一位女性的百年孤獨。盡管有學者認為“不能把詩詞與葉先生作主客體似的分割”,但公映前,導演組敲定了印在宣傳海報上的話,“詩詞救了她?!?/p>
“詩詞的研讀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7歲那年,葉嘉瑩在給一本書的結(jié)語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