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

| 啟智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精選篇1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更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一個國家來說教育是一件大事,對一個家庭來講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適齡兒童無法正常入學,對上學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種奢望,但張桂梅,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行動讓1645名貧困女孩邁向了大學之路,實現(xiàn)了華麗轉身,她就是人間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對張桂梅來說,她這一輩子都在為貧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勞,為建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面對旁人的不解、質疑甚至是謾罵,她都不予理會,牢記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擔,為改變貧困山區(qū)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現(xiàn)實情況,她四處奔走,拉贊助,搞募捐,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費女子高中成立了,這不僅僅是一所學校,而是無數(shù)貧困女孩改變命運的希望之門,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學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張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義務當政府新建的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再到云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這一個個身份的轉變和疊加,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稱謂的改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對當?shù)亟M織的關心和照顧,都化作了她為當?shù)亟逃聵I(yè)做努力貢獻的動力,她不為名利,不圖回報,只為讓每一位貧困的孩子能夠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用一雙勤勞的雙手撐起了貧困孩子未來的天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張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過19年的努力實踐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跡,她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用行動向我們廣大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課,是用行動讓貧困女孩華麗轉身的“天使”。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教師的優(yōu)秀代表。她的先進模范事跡,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xiàn)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她沒有生兒育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黨的代表,集“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等榮譽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縣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為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銘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崗位和繁瑣的工作中。孤兒的“校園媽媽”、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平凡事業(yè)中,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堅守三尺講臺。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盡職盡責的精神,鉆研學校教學和管理,身體力行,教學成績突出。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教師的優(yōu)秀代表,她的事跡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展現(xiàn)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chǎn)黨員的時代風采。

張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體現(xiàn)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具體落實到了自己的事業(yè)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和執(zhí)著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樸實、真實、感人的事跡贏得了人們對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幾個方面所彰顯的精神內涵,深刻地感動了我。

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她熱愛黨,熱愛人民,更熱愛貧困山區(qū)的人民,為了辦好女子高中,她鍥而不舍,歷盡艱辛,但始終堅信,依靠共產(chǎn)黨就能辦成事,就能成就她的夢,辦一所女子高中的夢,讓無數(shù)個貧窮的女孩子圓大學的夢,她要通過培養(yǎng)女大學生來促進我們貧困山區(qū)脫貧,促進現(xiàn)代文明建設,讓孩子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改變人生。

她不僅是一個優(yōu)秀的黨員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工作和學生。

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著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公仆情懷,發(fā)揚銳意改革、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層、勤奮敬業(yè)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精選篇2

記得以前上學時讀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的時候始終不太明白這是怎樣一種境界,覺得好像除了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母親就沒有其他人適合用這句詩來形容。等到去年在網(wǎng)絡平臺上看到張桂梅的感人事跡之后方才明白這句詩所表達的境界。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2020年因網(wǎng)絡平臺的傳播和媒體的報道,張桂梅的事跡才廣為人知。張桂梅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2008年在她的倡導下,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家全免費的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中。她身邊的學生和孩子們背后都有一個不幸的家庭,大山深處的貧困,以及由貧困造成的悲?。簢乐氐闹啬休p女思想。她想要終止這樣的悲劇,她想要為大山里的女孩撐起一片天空。為了建起這所學校,她曾四處籌款。為了讓貧困家庭的女孩走進學校,為了不讓每一個女孩失學,她一次次翻山越嶺,挨家挨戶做工作,她走遍了麗江邊遠山區(qū)的每一個村子;

為了讓學生們考出好成績,她每天早上5點起、凌晨1點多才躺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一切費用全免。她將自己掙得每一分錢都投到了這些孩子身上,甚至提前預支了自己的喪葬費。在這整整12年的時間里,在她的幫助下1800多個貧困女孩走出了大山,走進了大學校門。然而,命運似乎從來沒有眷顧過她。多年的勞苦奔波使張桂梅積勞成疾,身患20多種疾病,這些病痛一直折磨著她,她卻不想把大量的時間用在治病上。她說她也想過有自己的生活,只是有一天,干著干著就把時間忘了,把自己的生活忘了。她說,當她走進大山,走進這些孩子當中的時候實質上象征著她也走進了貧窮,當時的她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就想著干一兩年,結果沒想到自己一陷進去就拔不出來了。她沒有自己的孩子,沒有親人,沒有家。她把那些孤兒和大山里的孩子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把學校當成家,把教育當成終身的事業(yè),她放棄了自己所有的體面與尊嚴,為大山里的孩子們奉獻著,燃燒著自己。

或許有人覺得張桂梅太過嚴厲與苛刻,但其實她比誰都更清楚更明白,讀書對于貧困山區(qū)的女孩意味著什么,她又比誰都更心疼孩子們,1800多個大山女孩們背后是1800多個家庭,這可能就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最真實寫照吧。這樣的奇跡背后,卻是張桂梅和所有的女高的老師們,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無怨無悔、甚至不顧生死的付出。她很偉大,她的故事,讓我們許多人為之感動,我們感動于她的堅守與執(zhí)著、奉獻與倔強。

我就在想大山里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著她?到底是什么讓她如此執(zhí)著?是什么讓她有用不完的力量和勇氣?是什么支持著她不放棄一路向前,一步都不肯后退的燃燒著自己?她說是因為共產(chǎn)黨員的信仰。記得入黨誓詞里面有這樣一句話:“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張桂梅用自己的行動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誓詞。她用自己高尚的精神品質,頑強的意志履行著她的誓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指引者我們。她以及和她一樣的人們用自己的行動倔強而又堅定的告訴我們,原來這世間還有一些人肯舍命燃燈,為那些身陷泥濘,苦苦掙扎的.人照亮前進的方向。她就像一朵花兒,美麗芬芳。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的一段話,用在張桂梅身上恰到好處:她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xiàn)在她對工作的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熱忱。我們要學習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fā),就可以變?yōu)榇笥欣谌嗣竦娜恕R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讓人欣慰的是,因為張桂梅事跡的感召,許多年輕人紛紛匯聚,投身祖國的教育事業(yè),一起傳遞她的精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精選篇3

為了打破“個子小跑不快”的說法,寧教練為蘇炳添制定了針對性的訓練方案。

安心留下來的蘇炳添,在寧教練的系統(tǒng)訓練中受益匪淺,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蘇炳添骨子里有股不服輸?shù)膭牛靼鬃约旱亩贪逅?,總是認真完成教練的每一個訓練方案,無論多苦從不喊累。

他對自己的飲食也很嚴苛,家庭聚會中,他不吃豬肉、不喝酒,甚至連飲料都不會喝。

他的自律和堅持,成為他人生路上的法寶,也為日后他成為亞洲飛人做好鋪墊。

經(jīng)過正規(guī)訓練后的蘇炳添,雖然傷痛不斷,但他的成績突飛猛進。

20__年,蘇炳添在學校的推薦下參加了廣東省運動會,這個不是專業(yè)運動員的選手,竟然以比冠軍落后0。01秒的成績,奪得比賽亞軍!

這個成績讓廣東省田徑隊的教練們大吃一驚,也為蘇炳添進入省隊鋪就了一條陽光大道。

省隊中高手如云,蘇炳添先前的優(yōu)勢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沒有發(fā)揮出來,訓練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

成績出不來,再加上日漸增長的年齡,蘇炳添又一次產(chǎn)生了動搖,他懷疑自己的短板可能真的阻擋了短跑事業(yè)的發(fā)展。

眼看蘇炳添的運動生涯又要畫上句號,是隊友的一句話讓他再次燃起向前奔跑的.斗志:

把目標定得低一點,每次就要求自己提高0。01秒,每年進步幾個0。01秒,那奪冠不就在眼前嗎?

為了0。01秒的突破,蘇炳添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訓練上,他除了在訓練場上,基本上沒有任何娛樂生活,不抽煙不喝酒,每天10點準時上床休息。

如此自律的生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里,很是難能可貴。

努力付出的結果,是收獲一枚枚象征榮譽的獎牌:20__年,蘇炳添在國內外比賽中,累計獲得11枚金牌。

金牌代表著蘇炳添的進步和實力,一年后,他走進國家隊的大門,這個農村娃終于憑借著自己的實力一步步走向田徑運動的最高殿堂。

國家隊有著全國最頂級的訓練方案、設備和教練,蘇炳添在這里還有著自己遠大的目標,希望可以將成績提高到9秒。

百米9秒是個什么概念?全球能跑出這個成績的,只有區(qū)區(qū)幾十人,亞洲至今還沒有人能達到這個成績。

9秒不僅是蘇炳添的心愿,更是國家隊的目標,為了讓自己的運動員積累更多的國際大賽經(jīng)驗。

國家隊斥巨資將運動員送出國參賽,與此同時還請來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田徑教練來為運動員訓練,這其中就有蘇炳添的教練蘭迪。

針對蘇炳添的短板,蘭迪進行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分析,調整了他跑步時的整體節(jié)奏,對他整個身體機能進行了解并改善,加強他的爆發(fā)力。

20__年,經(jīng)過苦練后,蘇炳添征戰(zhàn)國際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賽場上他以0。01秒之差,打破張培萌保持的10秒00成績,成為第一位在百米賽道沖破10秒大關的亞洲運動員,這次比賽也被人們稱為蘇炳添的成名之戰(zhàn)。

繼此之后,蘇炳添的職業(yè)生涯像是被命運打開了好運之門:

他兩次闖進世錦賽決賽,與短跑名將博爾特這樣的體育巨星同場競技,就連亞洲人難于突破的9秒成績,蘇炳添也輕易打破,還多次在國際比賽創(chuàng)下9秒92、9秒91的亞洲紀錄,成為國際著名運動員。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精選篇4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區(qū)墨脫縣幫辛鄉(xiāng)小學的一名教師。

,格桑德吉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大學,畢業(yè)之后她并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為了讓雅魯藏布江邊、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門巴族孩子有學上,格桑德吉放棄拉薩的工作,主動申請到山鄉(xiāng)小學教學。墨脫縣幫辛鄉(xiāng),因常年泥石流、山體滑坡,是墨脫最后一個通公路的鄉(xiāng)。為了勸學,格桑德吉天黑走懸崖、在滿是泥石流、山體滑坡的道路上頻繁往返;為了孩子們不停課,別村缺老師時她不顧六個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為了把學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艱險、大雪封山時,格桑德吉過冰河、溜鐵索,把四個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學生們平安送到父母的身邊。這些年,為了教好孩子們,格桑德吉將自己的女兒央珍從兩歲時一直寄養(yǎng)在拉薩的爺爺家,當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薩的時候,女兒已經(jīng)不認識她了。年,時逢格桑德吉榮獲“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節(jié)目組特地邀請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兒來到北京。同時,這也是格桑德吉與女兒的'第五次見面。

十三年來,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門巴族孩子從最初失學率30%,變成到今天入學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學、20多名考上大專、中專,而她自己的女兒卻留在了拉薩,一年才能見一次。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門巴族的“護夢人”。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精選篇5

在比賽中捧回的一個又一個獎杯,大大增加了蘇炳添的自信心,也讓他更執(zhí)著于短跑這條道路。

但是,教練說蘇炳并添沒有短跑運動員的天賦。

他個子只有172cm,短跑運動員最佳身高是180cm—195cm,當年中國另一飛人劉翔身高在189cm,短跑項目中,個子矮要失去許多先天優(yōu)勢。

再加上我國短跑事業(yè)相比其它國家而言,起步要晚一些,選擇短跑作為終身事業(yè)的運動員少之又少,國際短跑賽事上我們從來沒有進入過決賽。

年輕氣盛的蘇炳添偏偏不信這個邪,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短跑運動上創(chuàng)造出奇跡,讓外國人看看我們的實力。

為了這個理想,蘇炳添想去專業(yè)的體校進行學習和訓練,但他去了幾家體校,都因為他個子矮、年齡大被婉拒,現(xiàn)實將他打回原型。

劉翔從七歲就開始進行專業(yè)訓練,而想入體校的蘇炳添,這時已經(jīng)15歲了。

眼看蘇炳添的田徑之路就要畫上句號,這時候他人生中的伯樂出現(xiàn)了。

中山體校教練寧德寶看中蘇炳添的身體素質和爆發(fā)力,想把他收為麾下弟子。

寧教練費了好大勁才說服體校的領導,破格把蘇炳添招進來,然而,訓練剛剛開始不到半月,蘇炳添就吵著要回家。

中學時的訓練和現(xiàn)在專業(yè)體校的訓練相比,從運動量、技術上都簡單很多。

體校要求學生6點就要起床開始訓練,一上午的高強度練習,在中午短暫午休后,下午還要接著練,蘇炳添被體校辛苦的訓練嚇住了,他不想跑步了。

他叫來父母想要退學,父母也不忍他受苦,便要把他帶回家,寧教練實在舍不得這個好苗子,苦口婆心地勸說蘇炳添和他的家人。

蘇炳添的父母親雖然沒有文化,但從寧教練的態(tài)度上,他們覺得是真心為孩子好,于是媽媽許諾給蘇炳添100元零花錢,把他留在寧教練身邊。

從此,蘇炳添如開掛般,正式開啟了屬于他的“飛人時代”。

54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