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桓武“兩彈一星獎章”事跡材料
彭桓武“兩彈一星獎章”事跡新鮮出爐,彭桓武的科學成就是什么樣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5彭桓武“兩彈一星獎章”事跡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彭桓武“兩彈一星獎章”事跡材料(篇1)
1928年至1930年,先后在長春自強中學、吉林毓文中學讀書。
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畢業(yè),獲得理學士學位。同年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院。
1937年6月,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肄業(yè),任昆明云南大學理化系教員,教普通物理。翌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理論物理系,師從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Max Born),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
1940年和1945年分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1年8月后,曾兩度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薛定諤(Erwin Schr?dinger)任所長的愛爾蘭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完成關于介子的HHP理論的研究。
1945年與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麥克杜加爾-布列茲班獎。1945年8月至1947年7月,任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7年回國,先后擔任過云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并參與創(chuàng)辦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所研究員。
1948年被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1954年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5年10月至1956年4月,在前蘇聯(lián)莫斯科熱工研究所實習反應堆理論。
彭桓武“兩彈一星獎章”事跡材料(篇2)
1930年,彭桓武隨父兄來到北京求學,憑借天資聰穎和刻苦勤奮,年僅16歲就考入了清華大學,從此與物理結下了不解之緣。求學期間,他受到了吳有訓、葉企孫、周培源等大師的悉心指導,打下了堅實的理學基礎。畢業(yè)后,他進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深造,師從周培源,并與王竹溪、林家翹、楊振寧并稱為“清華四杰”。
然而,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彭桓武被迫中斷學業(yè),輾轉來到云南大學執(zhí)教。一年后,在周培源的鼓勵下,他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留英庚款生,遠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
1940年,彭桓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后,決定回國效力。然而,由于二戰(zhàn)爆發(fā),歐洲到亞洲的海路被封鎖,他不得不繞道美國。但在辦理簽證時,他因一條侮辱性的條款而憤然決定留在歐洲。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他從事博士后研究,并加入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定諤的研究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47年,彭桓武終于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貒?,他先后在云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并參與創(chuàng)辦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為日后的核物理研究工作儲備了大量人才。
彭桓武“兩彈一星獎章”事跡材料(篇3)
在1996年,彭恒武獲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在那一天獲得獎回到家后,他問助理這個獎獲得的錢我該怎么用,助理回答道:我覺得您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買點新衣服或者換一個更好的房子。
彭桓武回答道:你這個想法對我確實有好處,但是對這個社會沒有任何幫助。你覺得我把這筆錢用來設立了“彭桓武紀念贈”,然后讓那些對科學和國家做過貢獻的人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獎勵怎么樣?
助理聽到后有些吃驚,回答道:其實您可以自己留點的,不用全部都捐出去,留下一部分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這樣不更好嗎。
但是彭桓武卻笑著說:我自己已經老了,這些錢對我來說沒用。我生活足夠了,所以要不要這100萬都一樣。因為我一個人用不了那么多錢。并且我現(xiàn)在也老了,醫(yī)生給我限制,每天只許吃這么多東西,一天只許吃一個雞蛋,吃兩個雞蛋都不行,那個錢有什么用?
而那些早期參加核方面的人,對于他們來說有些過得比我還艱苦,他們沒有得到任何的獎勵與紀念,而我這筆獎金正是對他們貢獻的獎勵啊。助理聽完后,立馬明白了彭桓武的苦心,立馬就去辦了這件事。
彭桓武“兩彈一星獎章”事跡材料(篇4)
馬克斯·玻恩是量子力學理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治學嚴謹又待人誠懇,是良師也是益友。在良好的學術氛圍中,彭桓武憑著傲人的天賦和勤奮鉆研的精神,不斷取得新的進步,在1940年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對于學術,彭桓武一直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他對自己的博士論文就不太滿意,認為只做了其中的一半。他的導師玻恩卻說:“如果你都做了,就不能給你哲學博士,而是給你科學博士了!”
1941年,打算學成歸國的彭桓武,由于不愿意簽一項侮辱性的條款,回國的行程被迫擱置。這一擱置就是6年。1941年8月,彭桓武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在這期間,彭桓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41年—1943年,他與其他科學家合作發(fā)表了HHP理論。1945年獲得了科學博士學位,并獲得了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麥克杜加爾-布列茲班獎。1945年到1947年,彭桓武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
客居異鄉(xiāng)的9年間,彭桓武的學術能力、理論修養(yǎng)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贏得了導師玻恩、薛定諤的多次贊賞。玻恩說“他比其他學生聰明能干,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會”。薛定諤稱贊道:“簡直不敢相信,這個年輕人學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理解得那么快?!?/p>
1947年,彭桓武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代表云南大學前往比利時參加“大學教授會議”,之后輾轉與錢三強在法國相見。兩人心照不宣,決心回到祖國大干一場,此夜沒有響起《折楊柳》的曲子,兩人的故國之思,報國之志卻被激起。1949年,彭桓武經香港轉道回到了母校清華大學。
很久之后,有人問彭桓武已經在國外取得了一些成就,獲得了知名度,為什么還要回國。他回答:“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p>
彭桓武“兩彈一星獎章”事跡材料(篇5)
1915年10月6日,生于吉林長春,是家中次子,原名彭夢熊,后改彭飛,再改名彭桓武,5歲時在長春教會學校開蒙,因體弱多病經常請假,但善于自學,每回考試都取得不錯的成績。1929年至1930年,先后在長春自強中學、吉林毓[yù]文讀中學。
初中畢業(yè)后,隨父兄赴北平求學,1930年至1931年,進入北京匯文中學讀高二,開學不久母親因病去世,便隨父親回家吊喪,因離校太久,轉而自學考進大同中學讀高三。1931年,以第7名順利考上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5年,于清華大學畢業(yè)后,考取了周培源先生的研究生,進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學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彭桓武不甘做亡國奴,輾轉來到昆明云南大學任教,1938年,考取了“英庚款”研究生,到英國愛丁堡大學學哲學,師從馬克斯·玻恩,1940年底,順利于該校哲學博士畢業(yè)。
哲學博士畢業(yè)后,回國辦理簽證時,因覺得簽證上要填寫侮辱父親的話語而拒絕填寫,繼續(xù)留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科學,1943年,提出了HHP理論,至此,彭桓武的名字開始為國際物理學界所熟知。1945年,憑借論文《量子場論的發(fā)散困難及輻射反作用的嚴格論述》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畢業(yè)。